中新网宁波8月5日电(奚金燕 赵煜 张江奕)一家小店,关系着家庭生计;万家小店,点亮了千家万户。在浙江省宁波市143万户市场经营主体中,58%是个体工商户。
长期以来,家电维修、农产品销售、餐饮小店等民生领域普遍面临“大市场、小作坊”的尴尬局面。个体力量薄弱,深陷技术、资金、渠道、品牌等多重困境,制约了行业活力与韧性。
为破解发展困局,“大企帮小店”专项行动应运而生。今年以来,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整合龙头企业、平台企业、专业市场等多方力量,推动资源要素向个体工商户高效流动,构建全方位帮扶共赢新生态,为发展注入新动能。截至今年6月底,该市已有128家大企业结对10601户个体工商户。
共享车间:“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”的新生态
位于江北区的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内,高纯度稀土永磁材料经过20多道精密工序,最终成为畅销欧美的钕铁硼永磁材料。
而在负责毛坯烧结后工序的一幢厂房内,忙碌着另一家公司——宁波市江北永笙机械加工厂的员工。
“我们的设备和场地都是由永久磁业提供的,承接永久磁业毛坯产品的精加工业务。”永笙机械负责人陈晟笑着说,这种独特的“定点加工”合作模式,让他无需自己找订单,收入有保障。
永久磁业这棵“大树”又为何乐得给予永笙机械一方天地?原来双方合作自2019年按下启动键。
“磁钢生产工序繁多,如果全部自己做,人员管理会很复杂。现在,我们只需专注于核心环节,把相对简单的工序交给永笙机械,大幅简化了生产管理流程和团队管理。”永久磁业总经理助理郭燕峰表示,这也相当于实现了“共享办厂,互利共赢”。
这种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共享模式在宁波企业中并非孤例。例如,帅康电气建立10个全国配件共享仓,推行库存共享模式,让个体经营网点实现零库存运营,降低资金占用成本30%以上。
以制造业立市的宁波,制造业经营主体超13万户,个体工商户数量占半数以上,分布在模具、轴承等细分领域,个体工商户占比接近80%。
“我们搭建平台帮企业梳理需求并精准对接合适的大企业资源,建立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之间常态化的沟通机制。”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数字赋能:破解小店供应链“痛点”“难点”
“真没想到台风天美菜网还能这么快送货!那么大的雨,蹚着水扛着货,就为了让我们几十个人能吃上热乎饭。”镇海区庄市街道一户餐饮商户感慨道。
日前,台风“竹节草”来袭,暴雨倾盆,部分路段积水严重。
“当两名司机因车辆进水无法配送时,我们对应线路的销售人员迅速响应,骑车支援,附近的司机也赶来帮忙。”宁波美菜城市总经理郑谈洋说。
美菜网打造的“两端一链一平台”模式,直连田间地头与餐桌消费,精准破解餐饮小店食材采购成本高、议价能力弱、供应链不稳定等痛点,为小店打造“一站式采购”模式。
大平台数字赋能效应持续释放,更多小店从中受益——
萍萍家象特(象山)农业有限公司与300余户个体工商户建立结对帮扶机制,提供直播带货等服务,带动新增网店20余家,帮助消化约60%季后滞销的“红美人”柑橘;
宁波莫宁森家庭农场打造“云上紫菜”直播基地,拓宽紫菜销路,解决了农户的紫菜销售难题,去年公司销售额达450万元……
共生共赢:服务升级激发市场活力
据初步统计,到今年底,宁波预计有超过300家大企业结对1.5万户个体工商户,助力更多“小个体”实现“大作为”,为更多“大门户”找到“新落点”。
位于余姚市下菱菜场旁的家畅家电经营部,是帅康电气的个体经营网点之一。
“最初我主要做水电维修。5年前与帅康电气进行合作,成为社区服务小店代理,去年晋升为余姚地区服务总代理。”48岁的负责人毛余章分享道,“现在门店的月均订单有1000单。单纯的维修已难以为继,我们正通过以旧换新、二次维修等增值服务增加收入。”
帅康电气客户服务部负责人陈寓涵对此深有感触。在她看来,这是“在增量市场拓展困难时,深度挖掘存量市场”的必然选择。
“过去我们只卖产品,只关注产品本身好坏。如今不同了,客户购买时不仅看功能,更看重后续的产品体验和附加服务。”陈寓涵说,而社区服务小店正是后端服务的“第一触点”。
“我们离不开小店。”陈寓涵这样总结“大企帮小店”的关键。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牵线下,企业成功结对浙江省内外864户个体工商户。该企业上线的“云平台”集成了智能派单、电子工单、客户管理等功能,个体经营网点服务效率提升30%。
“小店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,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小店不仅活下去,更要活得好。”陈寓涵强调,大企业与小店共生才能共赢。
如今在宁波,“大企帮小店”行动正成为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。这一行动聚焦个体工商户发展难题,通过多方协作、资源整合,探索出一条大企业与小店共生共赢的新路径。(完)
【编辑:陈海峰】版本:5.1.7
更新时间:2025-08-05 19:36:07